12 月 20 日,“2021 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論壇暨啟智開發者大會”開源專場:“開源驅動未來”在深圳市隆重召開,作為面向開源開發者的一場盛大開源技術盛宴,本次專場由 OpenI 啟智社區與 Linux 基金會聯合承辦,攜頭部開源公司和華為、中興、第四范式等頂級開源項目一起亮相,由科技部領導和頂級科技公司高層致辭、知名專家主題演講、前沿視野報告、多個技術研討、開源成果展示、開源圓桌討論等環節組成。
場上,國內外頂尖院士專家及行業領軍人物從各個角度來闡釋、詮釋開源,碰撞思想,覆蓋云原生邊緣計算、元宇宙、人工智能、物聯網、企業數字化轉型、開源治理等多個技術領域,共同見證 OpenI 啟智社區與國際開源組織 Linux 基金會簽署戰略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開源文化和國際開源文化的融合發展。
戰略引領 構建開源發展藍圖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梅建平致辭時表示,開源是中國軟硬件發展中的彎道超車,為了實現軟硬件發展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一是要提倡開源共享的理念,以開放、科學和開源的技術路徑,營造開放環境,促進全球的創新要素資源流動,匯聚各方面的資源;二是要做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開源創新聯合體的資源整合,匯聚各方面的資源,加強開源數據庫的建設;三是構建開源生態,通過搭建高校、院所、科技企業、社會組織溝通交流平臺,推動開源社區的創新、開源基金的籌建、開源文化的形成,探索開源的實體化應用。四是要合作共贏,以多樣化的方式共享開源資源。
未來,科技部將繼續推動自主開源開放和 AI 生態的建設,進一步支持 AI 聯盟和領軍企業開放創新平臺的建設,推動社區平臺向生態進行轉化,提升人工智能產業的競爭力。
“不開源,無 AI”,AITISA 聯盟秘書長黃鐵軍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性質決定了要用開源的方式去發展。開源開放作為聯盟的核心任務,啟智社區作為落實工作的載體,目前啟智社區有 30 多個項目,3 萬多位參與者在做貢獻。未來,應繼續努力達到國家包括社會公眾對開源的要求 。
作為 Linux 基金會旗下面向 AI 領域全球范圍內影響最大、最活躍的一個開發者社區, LF AI & DATA 基金會是靠開源精神、開放的治理、充分的項目自治來維持社區的活力和發展,LF AI & DATA 主席堵俊平期望 LF AI & DATA 基金會也能夠向 OpenI 啟智社區學習經驗,除了頂層社區的交往之外,兩個大的開源社區深度合作,項目之間能夠形成更多融合的趨勢。
強強聯手 啟動國際戰略合作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聯盟秘書長黃鐵軍教授和 Linux 基金會旗下 LF AI & DATA 主席堵俊平先生的共同見證下,啟智社區運營中心主任余躍博士與 Linux 基金會亞太區業務發展總監楊軒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這代表著啟智社區正式接入國際頂級開源組織,將進一步擴大其在開源產業的影響力。
思維碰撞 專家齊聚暢談 AI 開源
啟智社區與 LF AI & DATA 基金會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后,在主題為“開源問道”的 Panel 環節中,由 Linux 基金會亞太區業務發展總監楊軒主持,AITISA 聯盟秘書長黃鐵軍、LF AI & DATA 主席堵俊平、華為昇騰開源總監黃之鵬、CNCF 亞太區首席戰略官陳澤輝這幾位 AI 開源行業翹楚,從社區的發展、技術的趨勢、產業的發展這三個領域出發暢談 AI 開源,共同展望 Linux 基金會啟智社區的合作。
黃鐵軍首先提出,強化學習的歷史比人工智能還長,但強化學習在過去十幾年能發展起來離不開數據、算力,但更重要的是更多人以開源的方式參與其中。AI 開源在技術發展上也將是這種趨勢,想支持做好 AI 方面的開源,要推動包括學生在內的更多群體參與成為開源力量。他認為基金會和社區能夠搭建一種治理框架,讓開發者在社區里共同為開源發展做出貢獻。
堵俊平則提出了 3 個關于開源的前沿方向,一是認為開源不僅在底層的框架和基礎設施發揮作用,也會通過模型、應用可以極大的降低 AI 應用領域的門檻,推動 AI 更好更快地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推廣。二是目前在 AI 領域大量進行 AI 的倫理、法律方面的前沿探索。三是在 AI 領域包括 LF AI & DATA 在探討新的數據集開源、開放,以合規合法的方式來推動這個數據集的開源有更好更有價值的數據和框架誕生。
人工智能的垂直度非常高,帶給開源巨大的挑戰是一個垂直度很高的開源社區,黃之鵬提出,沖突對于開源社區未必不利,需要設計一個制度解決這個沖突。此外,在技術層面,他認為整個人工智能可能跟量子力學等結合有巨大的發展。在 Linux 基金會和很多其他基金會里的開源項目。
陳澤輝指出國內的貢獻度越來越高,國家已經把開源作為戰略,用開源來展開整個產業的影響力,符合開源作為國家戰略的點,期望未來有一個能夠影響全世界整個產業的開源項目。
Linux 基金會旗下 LF AI & Data 首席執行官 Ibrahim Haddad 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介紹了 LF AI & Data 的創建是為了支持開源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數據,并創建一個可持續的開源人工智能生態系統,使其能夠輕松地使用開源技術創建人工智能和數據產品和服務。同時,他針對 LF AI & Data 如何加速開源人工智能與數據的發展與創新,以及在 AI 創新領域遇到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了分享。
鵬城的開源思路是和 AITISA 聯盟一起推動啟智社區的建設。鵬城實驗室網絡智能研究部副主任李革提出這一“鵬城云腦賦能開源社區”總體框架,并指出要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性軟硬件基礎設施,對外開放,算力、工具,打造一個人工智能基礎性的開源社區,以提煉共性關鍵技術與重大科研成果對社會開放,支持 AITISA 啟智社區變成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開源的創新平臺。
場上,啟智社區運營中心主任余躍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中重點項目要解決的幾大問題。一是先進的基礎設施;二是服務平臺的開發環節;三是更多資源、愛好機制以及長效的開發者生態。基于鵬城實驗室具體的支持以及未來開源生態希望建立在算力網絡體系下,怎么把更多基礎算力設施通過普惠形式,未來能支持開源的發展。磨平異構性,不斷地搭建開發從代碼、數據、模型、推理、服務這一套支撐環境。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 MindSpore 以及開源社區的運轉,展現女性在科技中的力量,上午場還專門設置了以“開源創新需要女性力量,解鎖‘她’的力量”主題的專場,由華為 MindSpore 運營總監胡曉曼主持,鵬城實驗室開源所的助理研究員張彤、鵬城實驗室副研究員李睿、Adlik TSC 主席袁麗雅共同探討女性在開源領域里的創新展現。
其中,李睿表示,在做麒麟操作系統開源版本時需要群策群力,科技領域女性參與度還是挺高的,開源發展需要大家一起貢獻力量。張彤指出,在多維度多模態醫學影像分析的研究中,通過模型開源正在全力實現一個全鏈條的診斷模型,提升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袁麗雅則在 Linux 基金會開的 Adlik 項目中融合目前主流的推理框架進行模型推理加速工具鏈,把不同訓練框架和深度訓練模型快速部署到不同的硬件環境中,以實現最高的推理性能。
大咖論道 研討開源發展新未來
在以“企業智能轉型對 AI 技術的挑戰以及應對”為主題的演講中,第四范式資深架構師譚中意講到,企業智能轉型是 AI 在企業中的大規模應用,它不是單純的人臉識別,OCR,語音識別等幾個場景落地,而是要利用 AI 來徹底改變企業的核心業務流。企業智能轉型要達到的效果是或徹底改變商業模式,或在核心效率上有巨大提升。并提出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第四范式的方法論,以及企業智能轉型對技術“多快好省”的需求。并直接指出企業智能化轉型需要多個智能場景的落地,AI 落地難、落地慢的問題,并對此提出借鑒 DevOps 經驗實施 MLOps,探討機器學習在企業進行工業化落地面對的各種挑戰。
Intel 亞太區 AI 開發者布道策略經理張晶在主題為“OpenVINO:開源驅動 AI 推理加速”的演講中開門見山地指出開源作為當今軟件開發的潮流,可以通過公開透明的源代碼開放方式,吸引開發者參與,推動軟件演進。開源軟件社區聚集著開源軟件項目和開發者,在中國,英特爾 AI 開發者社區期待與廣大的 AI 開發者合作、協作、共建和共享 OpenVINO 工具包基于開源軟件開發模型進行開發,深入探討賦能開發者如何將 AI 模型輕松部署到從邊緣到云的英特爾?架構上。
Adlik TSC 主席袁麗雅則從 Adlik 切入,進行“Adlik,讓 AI 觸手可及”為主題的演講,介紹了模型優化器、模型編譯器工作流程等 Adlik 中比較重要的模塊,其中提到 Adlik 實現了 conv,它分成兩個,一個為低層次代碼、一個為高層次代碼,高層次代碼是 C++語言描述的,主要是現成算子的調動以及分發、管理等一系列功能。低層次的代碼主要是匯編語言所形成的算子具體實現,通過把高層次的代碼和低層次的帶一起打包就能夠形成最終的模型文件,最后可以運行在設備上。
KubeEdge 社區核心貢獻者卞盛偉在“云原生邊緣計算系統架構”主題演講中,從云視角下的邊緣計算、云原生邊緣計算平臺 KubeEdge 架構實踐、云原生邊緣計算商業實踐及落地、邊緣云到分布式云的演進方向 4 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講解,總結出云原生邊緣計算平臺開放的應用、硬件生態促進行業解決方案發展,輕量、靈活的邊緣管控軟件,滿足多樣的邊緣節點要求可靠的邊云鏈接,應對弱網場景挑戰,節點離線自治,故障自動恢復邊云、邊邊數據通信,實現應用、數據全域協同邊緣智能中間件,降低邊緣智能化門檻的 6 大核心能力。
通過制定開放數據治理的最佳實踐和標準來推動對 AI 項目和系統的高質量數據的訪問,在開放數據集面向未來的行動項上,LF CHAOSS Member 李自在主題演講“AI 開放數據集的現在與未來”中提到,通過開源社區制定開放數據格式、元數據、license、安全等標準,制定治理工作流,覆蓋開放數據全生命周期,開發開放數據治理工具集,提升效率,總結優秀實踐和經驗,并向各行業推廣。
元宇宙經歷了哪些階段?Linux 基金會亞太開源布道師蘇振兵在線上“元宇宙之道,開源之道”視頻演講中提出了這個問題并做出回答,他表示,元宇宙經歷了市面出現 AR、VR 的產能以及政府的數字支持的初始階段、把現實部分應用到實際部分,例如利用人臉識別體系建立人臉識別技術的虛實結合階段,還有以腦機接口為代表的最高階段,通過智能化的行業平臺和智能工業完全解決了人類的基本生活問題。
上一篇:云腦啟智 開源賦能 | 2021 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論壇暨啟智開發者大會順利舉辦
下一篇: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論壇 - 視覺預訓練大模型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分論壇順利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