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而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是本世紀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推動力。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高效發展,增強三地官產學研的交流合作和協同生態建設,2019年8月14日,在澳門舉行的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簡稱“國際AI聯合會”或“IJCAI”)之AI in China論壇上,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聯合會(簡稱“聯合會”或“GBAIR”),宣告成立。
聯合會由粵港澳三地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學會聯合發起,包括: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簡稱“廣東AI學會”或“GAIR”)、香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簡稱簡稱“香港AI學會”或“HKSAIR”)、澳門大灣區人工智能學會(簡稱“澳門AI學會”或“MGBAI”)。這三個學會,各自匯聚本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學者專家,得到了工業界的廣泛支持和政府的鼓勵認可,發揮了科研交流和產業推動的重要作用,此次聯合,將進一步發揮人才的凝聚作用,增強科技創新的化學反應,促進中國在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聯合會由三會理事長聯席指導工作:廣東AI學會理事長&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香港AI學會理事長&微眾銀行首席AI官楊強教授、澳門AI學會理事長&澳門大學賈維佳教授,聯合會秘書長由香港AI學會秘書長柳崎峰博士代任,秘書處設在鵬城實驗室。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籌備后續的正式發布會以及大型科研技術的交流活動。
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聯合會成立合影
左起:微眾銀行科學家徐倩博士、GAIR秘書長陸楠教授、HKSAIR秘書長柳崎峰博士、IJCAI/HKSAIR理事長楊強教授、鵬城實驗室主任GAIR理事長高文院士、港科大馮雁教授、MGBAI常務副理事長鄺偉文博士、港科大張潼教授。
本屆IJCAI吸引了全世界3000+名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者,AI in China論壇頗具特色,論壇嘉賓包括: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清華大學張鈸院士、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港科大張潼教授、港科大馮雁教授、第四范式創始人戴文淵,論壇由IJCAI/HKSAIR 理事長楊強教授主持。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理事長、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發言指出: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和驅動力來源于高校、研究機構、大型企業,具備政策、數據、場景、基金、人才等優勢,但也有理論原創、高端器件、領軍人才、開源開放等短板,取長補短,這應該是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聯合會的未來重要使命。
AI in Chian論壇嘉賓
左起:第四范式創始人戴文淵、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院士、清華大學張鈸院士、港科大馮雁教授、港科大張潼教授。主持人:IJCAI/HKSAIR 理事長楊強教授。
關于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JCAI) – www.ijcai.org
半個世紀以來,IJCAI 是匯集國際 AI 社區的重要會議,以傳達人工智能進展和慶祝人工智能研究和實踐方面的成就。這是一個高引用的會議,將為作者提供有用的建設性反饋。IJCAI 2019 在中國澳門舉行,IJCAI-PRICAI-20 在日本,IJCAI-21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
關于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
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是由省內從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領域科技工作者和相關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的學術性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將積極開展國內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學術交流,普及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科技知識,發現和推薦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優秀科技人才,促進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繁榮和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
關于香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 www.hksair.org
香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是香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科研及產業發展的學術交流咨詢非盈利平臺,匯聚香港優秀的專家學者和杰出企業家。以「4個連接器」作為定位:連接政府監管與學界業內、學術研究與企業研發、學生人才與企業需求、以及連接香港與內地,共同建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工業制造的協同生態,助力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
關于澳門大灣區人工智能學會
澳門大灣區人工智能學會,成立于2018年12月,是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澳門地區的人工智能科技發展,探索科技前沿為主要活動目的的非牟利性社團。學會旨在向澳門及粵港澳大灣區各界普及推廣人工智能科學,培養人工智能領域優秀人才,并長期致力于推動澳門及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科技的發展。
來源 | 鵬城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