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下午,啟智平臺第二期“啟智沙龍”活動在鵬城實驗室A座啟智講堂順利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數據開放的現狀與未來》。活動由鵬城實驗室啟智平臺運營負責人劉明博士主持,邀請的嘉賓包括數據堂聯合創始人及副總裁肖永紅、微眾銀行AI部門高級研究員曹翔、滴滴研究院脫立恒、源力社區張路、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劉江、國防科大助理研究員余躍、清華大學Open FIESTA中心實驗室和國際創新活動負責人李季、北大法學院張平教授團隊等,大家對數據開放的現狀與未來進行了深度探討。
首先,滴滴研究院介紹了滴滴蓋亞開放數據計劃:依托于滴滴領先的大數據和技術優勢,面向學術界提供真實的脫敏數據資源。會上滴滴提出了與啟智社區在數據開放許可及不同數據源之間的整合等方面進行合作的探討。
劉明博士表示啟智平臺也在探索像推動開放源代碼運動一樣去推動數據的開放和流動。劉明博士還提出中國推動數據開放有兩個優勢,一是數據獲取成本的優勢,二是數據立法的優勢。
源力社區張路分享的主題是《中國開放數據運動》,主要從開源軟件、開源硬件到目前的開放數據,開源開放運動帶來的產業革命,中國目前開放數據運動的現狀及未來幾個方向進行了分享。張路表示目前開放數據面臨的問題有數據來源、脫敏、開放協議標準、商業價值等,并著重介紹了助力數據開放的國際國內幾大賽事。
數據堂聯合創始人及副總裁肖永紅分享了《從共享交易到數據資源服務-數據堂數據共享服務實踐》,介紹了數據堂在數據開放方面多年的經驗,同時還分享了數據堂目前對公眾開放的1500小時中文語音數據集和年底計劃發布中英混讀語音數據集的消息。
隨后,美團點評技術研究院也介紹了美團的數據開放的情況,分享了美團點評的多個開放數據集;清華大學OpenFIESTA中心實驗室和國際創新活動負責人李季認為未來的方向更多的是去中心化、分布式、更多人參與的數據共享;數據開發不能只靠大公司,要從社會公益的角度考慮,需要相互之間共享數據,讓更多人參與開放的研究。
嘉賓分享后,現場聽眾踴躍提問,同各位嘉賓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會后,各位嘉賓參觀了鵬城實驗室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成果展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