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qqrfm"><meter id="qqrfm"></meter></label>
      <span id="qqrfm"></span><label id="qqrfm"><meter id="qqrfm"></meter></label>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對于CSRankings,人工智能領域的學者應該都并不陌生。 它以全球高校和研究機構在計算機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數量」作為主要依據,對各個研究領域的學者和研究單位進行排名。由于近幾年來中國學者在各大頂會中發表的論文數量迅速增長,我們可以時不時地看到 “**大學世界排名第**” 的新聞出現。這樣的聲音對于剛剛有起色的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來講確實能夠起到提振士氣的作用。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中國在AI學術研究上與美國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CSRankings單靠論文數量進行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能真實地反映我國(各高校、研究單位)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水平。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為了能夠真實地反映人工智能領域學者的研究水平以及國家發展水平,1月11日,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了「AI 2000人工智能全球 2000 位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AI 2000 Most Influential Scholar Award)」。

        AI 2000的主要負責人、清華大學教授唐杰向雷鋒網表示,從2017年起,他們便開始策劃 AI 2000,榜單排名依托于唐杰教授所開發的學術搜索引擎Aminer,通過計入過去 10年內學者們在各大AI頂會和期刊中發表論文的引用率來進行評估。

        不同于CSRankings以“論文數量”為唯一標準,AI 2000的評選主要以發表在核心頂會和期刊上論文的引用率為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一個學者的“學術影響力”。

        另一方面,AI 2000 的排名更加側重于“創新”,而非“資深”。因此,AI 2000 只考慮過去 10年內發表的論文,而非學者整個學術生涯中的全部貢獻。據唐杰教授表示,之所以選擇“10年”,是因為“時間太短體現不出一項工作的影響力,而時間太長則無法反映學者當前的影響力”。

        1、AI 2000 評選

        AI 2000 的榜單涵蓋了人工智能學科20個子領域。具體遴選方法為,每個子領域每年選出10名獲獎者,未來10年共產生2000名;每年的遴選,將參考過去十年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的引用情況,排名前10的學者當選該領域當年【AI 2000最具影響力學者獎】,排名前100的其他學者獲【AI 2000最具影響力學者提名獎】;每個領域的期刊和會議由技術委員會專家確定。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20個子領域分別為:經典AI(AAAI/IJCAI)、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知識工程、語音識別、數據挖掘、信息檢索與推薦、數據庫、人機交互、計算機圖形、多媒體、可視化、安全與隱私、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系統、計算理論、芯片技術和物聯網。

        每個子領域所參考的頂級會議和期刊是根據《CCF 推薦國際學術期刊和會 議目錄》和 ACM 計算分類系統相關子領域的 A 類期刊和會議作為數據的來源。然后征求相關專家和團體意見,補充新涌現的學科頂級期刊和會議。以下列表給 出了 20 個子領域所采用的頂級會議和期刊。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2、入榜情況

        1)經典人工智能領域(AAAI/IJCAI)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經典AI的排名主要依據AAAI和IJCAI的論文引用數據。在這個領域中,香港科大楊強教授以入選論文總引用量3929排在經典人工智能領域第一名。前10名中,有7位華人學者,除了楊強教授外,還包括西北工業大學聶平飛教授(5)、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6)、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7)、清華大學劉知遠副教授(8)、南洋理工大學Sinno Jialin Pan副教授(9)、匹茲堡大學Heng Huang教授(10)。這說明在AAAI和IJCAI這兩個頂會中,華人學者呈現出絕對霸榜的態勢。

        2)機器學習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Ilya Sutskever教授以入選論文總引用量92071 排在機器學習領域第一名。而著名學者Geoffrey Hinton則以70250排名第二,Yoshua Bengio以55930排名第三。Ian Goodfellow 和Jeffrey Dean分別排名第 7名和第 10 名。在機器學習領域的前十名中,沒有華人出現。

        3)計算機視覺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計算視覺領域也是華人身影最多的一個領域,前10名中有6位華人。排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第一名的是著名青年學者何愷明,入選論文總引用量70524。隨之其后的是孫劍、任少卿、Xiangyu Zhang,入選論文總引用量分別為64419、50104、47322。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知名學者李飛飛和湯曉鷗分別以入選論文總引用量31856和27521分別排名第8名和第10名。

        4)自然語言處理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自然語言處理領域,Manning 以入選論文總引用量 37912,當之無愧的排在第一名。Yoshua Bengio和吳恩達(Andrew Y. Ng)分別排在第 4 和第 6 名。曾有一位學者警示說“NLP的研究仍然是白人占統治地位”,從排名中可以看出,此言不虛,在排名前 100的學者中,亞裔身影寥寥無幾,國內NLP領域最著名的學者何曉東、周明、劉挺等人榜單排名也僅在30多名。

        5)機器人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Freiburg大學的Wolfram Burgard以入選論文總引用量9597排名第一。機器人領域鮮少有亞裔身影,前10名(甚至前20名)都沒有亞裔身影。可見我們需要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6)知識工程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Christian Bizer排名第一。該領域前 100 名中無一華人。

        7)語音識別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在語音識別領域,Geoffrey Hinton排名第一。著名華人學者俞棟、鄧力分別排名第5名和第 8 名。

        8)數據挖掘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數據挖掘領域著名的青年學者Jure Leskovec排名第一,而這一領域的巨擘韓家煒則排名第三。這也說明,AI 2000 的排名更加側重“最新”的影響,而非“資深”。值得注意的是,數據挖掘領域也是華人最為擅長的領域之一,前 10 名中有七位都是華人學者,按先后順序分別為韓家煒(3)、陳天奇(4)、陳衛(6)、俞士綸(7)、王亞軍(8)、唐杰(9)、鄭宇(10)。

        9)信息檢索與挖掘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在信息檢索與挖掘領域,韓國和日本的學者居多。韓國學者Haewoon Kwak排名第一。Jure Leskovec在這一領域也排名第 5。華人學者蔡達成、Qiaozhu Mei和謝幸分別排名第10 、12和13名。

        10)數據庫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Michael J. Franklin 排名第一,其學生、華人學者Reynold Xin也位列第 9 名。在數據庫領域,清華大學的李國良教授排名第 24 位。

        11)人機交互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人機交互領域排名第一的是微軟科學家Meredith Ringel Morris,這也是所有20個領域排名第一的唯一一位女性科學家。在這一領域中,很遺憾,也鮮少有華人身影。

        12)計算機圖形學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MIT的Frédo Durand排名第一。華人中排名最高的是西蒙弗雷澤大學大學的張皓教授(13),其次是浙江大學周昆教授(22)、清華大學胡事民教授(23)、微軟亞研郭百寧博士(30)、微軟亞研童欣博士(31)、北京大學陳寶權教授(32)。

        13)多媒體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加州大學Trevor Darrell教授排名第一。在這一領域,著名青年學者、阿里副總裁賈楊清位列第二名(共有7位并列第二),依圖CTO顏水成排名第 12名。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領域也是華人扎堆的領域,排名前 100名的學者中 70%的都是華人。

        14)可視化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可視化領域的第一名是華盛頓大學的Jeffrey Heer教授。香港科大屈華民教授和清華大學劉世霞教授分別排名第 3 名和第 4 名。浙大巫英才教授、北大袁曉如研究員、浙大周昆教授也分別排名第 15、20、22名。

        15)安全與隱私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加州伯克利分校David Wagner教授排名第一。在這一領域,毫無疑問仍然白人居多,盡管有少量華人身影,大多也是在美國任教,前 100名的榜單上沒有國內學者身影。

        16)計算機網絡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斯坦福大學的Wireless Networks領域著名學者Sachin Katti排名第一。在這一領域,印度裔學者居多,華人中阿里巴巴的張明博士位居第 13 名。

        17)計算機系統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Michael Acheson Isard排名第一,而谷歌的著名科學家Jeffrey Dean緊隨其后排名第二。而華人學者Yuan Yu、陳建民、陳智峰分別排名第 6、 7、7(并列)名。

        18)計算機理論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IBM 的Craig Gentry博士排名第一。這一領域鮮少有華人身影,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執教的彭泱助理教授排名21,清華大學朱澤園排名第38名。

        19)芯片技術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這一領域,MIT的Anantha教授排名第一,緊隨其后是著名華人學者叢京生,而清華大學教授汪玉、楊華中也分別排名第 9 名和第 10 名。值得注意的是剛剛入選ACM Fellow的阿里巴巴達摩院著名學者謝源排名第 34 名。

        20)物聯網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盡管物聯網的應用在我國呼聲很高,但排名前十的僅有一位新加坡華人學者Rui Zhang教授。排名第一的是Jeffrey Andrews教授。注:AI 2000排名榜數據會動態更新,以上數據采集截止到2020年1月11日12點。實時信息可查看網站 https://www.aminer.cn/ai2000,以網站為準。

        3、數據分析

        AI 2000 的發布報告也對入圍的 2000名學者數據進行了簡單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美國學者數量領跑全球

        根據學者當前就職機構地理位置進行劃分,2000名學者中有1128名來自美國,占比61.4%;盡管中國排名所有國家中的第二名,但也僅有173名,占比9.4%;其次是德國111名。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2)美國機構數量多實力強

        統計各領域高引學者數 TOP10 的研究機構如下圖所示,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位居首位的是谷歌公司,共 168 人入選榜單,也是唯一一家學者數過百的機構。從國家分布來看,只有清華大學為中國入選機構,其余均為美國研究機構,且美國機構學者總體人 數遙遙領先。此外,各領域榜首機構統計如下圖所示。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谷歌在經典人工智能等9個領域的學者數量都位居榜首;麻省理工學院在機器人以及計算理論2個領域的學者數量位居榜首;微軟在數據挖掘以及信息檢索與推薦2個領域的學者數量位居榜首;其他領域的榜首分布在不同的機構中,其中,中國科學院在多媒體領域的學者數量最多。

        3)男女比例差異明顯

        AI 2000報告也對所有上榜學者性別做出統計。男性在各領域中均占多數,共 1661人;女性學者稀少,共 176 人。其中,機器學習領域的男性學者比例最高,達 97%;人機交互領域的女性學者比例最高,但也只占該領域的 24%。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4)研究領域多點開花

        AI 2000的學者中,有多位學者的研究方向涉及了多個領域,其中有2位學者出現在四個領域,他們分別是Yoshua Bengio以及Alex J. Smola;此外,有20位學者出現在三個領域,有117位學者出現在兩個領域。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5)國家發展趨勢

        AI 2000 國家趨勢分析如下圖所示: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圖中每條色帶表示一個國家,其寬度表示該國家在當年的研究熱度,與當年該國論文數量呈正相關,每一年份中按照其熱度由高到低進行排序。通過國家趨勢分析可以發現熱度 TOP10 的國家分別是:United States(美國)、China(中國)、United Kingdom(英國)、Germany(德國)、 Canada(加拿大)、Japan(日本)、Australia(澳大利亞)、South Korea(韓國)、 Italy(意大利)、France(法國)。當前研究熱度最高的國家是美國,從全局熱度來看,美國早期就有著領先優勢并一直保持著最高的熱度,同時中國的研究熱度緊隨美國之后。

        6)國家合作

        美國的研究優勢還不僅僅表現在研究人員多或者發表論文多,在國際合作上美國也表現出絕對優勢。AI 2000根據論文中的單位信息,將作者映射到各個國家中,進而統計了各國之間的論文合作情況,合作論文數量 TOP10 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在合作論文數量上,中美合作的論文數遙遙領先;在合作對象上,絕大多數的合作關系都包含美國,體現出了美國的突出地位。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中國要想發展,應當加強國際合作。


        參考資料:
        [1] AI 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https://www.aminer.cn/ai2000

        [2] https://static.aminer.cn/misc/pdf/pdf/ai2000.pdf

        來源 | 雷鋒網

        上一篇:騰訊開源云服務器操作系統Tencent Linux
        下一篇:北航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整合全校AI資源,建設“新工科”典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试看60分钟免费播放| 色吊丝永久在线观看最新免费 |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免费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男女超爽刺激视频免费播放|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69式小视频|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国产片AV片永久免费观看 |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污污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一二三四视频在线观看中文版免费|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免费a级毛片无码a∨性按摩|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国内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999zyz**站免费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