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信標委生物特征識別分技術委員會換屆大會舉行,會上人臉識別技術國家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這意味著,人臉識別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全面啟動。
當下,人臉識別技術在各領域被廣泛應用,并給人們帶來便利,如,人臉識別解鎖手機、人臉識別快捷支付、人臉識別打卡開門、人臉識別安檢等。然而,技術是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人臉信息泄露、數據隱私保護缺乏規范等問題,這讓公眾越發意識到該技術面臨的挑戰。再如網上出現的5000張人臉照片只賣10元等售賣信息。在“刷臉”時代,被廣泛運用的人臉識別技術,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之后形成的數據則是個人身份的隱私信息,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者濫用,極易危害個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制定標準,完善法律,讓人臉這種生物識別信息的采集、存儲、分析,無論發生在任何場景中,都必須有法可依、合法合規。人臉信息使用的種種行為都納入法律的監管范圍內,才能促進人臉識別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確保消費者的人臉信息等個人信息不被非法采集使用甚至違法交易。
來源 | 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