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0 月 8 日,中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正式公布 2019 年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CAAI Fellow)增選名單,微軟沈向洋博士、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京東何曉東博士、北京大學黃鐵軍教授、中科院自動化所宗成慶研究員等 11 位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科學家位列公示名單。
2018 年 CAAI Fellow 增選名單
2019 年增選 CAAI Fellow 人物簡介
沈向洋
沈向洋,現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美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視覺和圖形學研究的世界級專家,是 IEEE Fellow 和 ACM Fellow,曾任國際計算視覺期刊編委會成員,并曾擔任 2007 年計算機視覺國際會議議程主席。他主要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圖形學、人機交互、統計學習、模式識別和機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孫富春
孫富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校科研院院長助理,國家 863 計劃專家組成員,兼任大連海事大學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 控制系統學會國際會議編委會編委,IEEE 控制系統學會智能控制技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智能控制與機器人,非線性與復雜系統的建模與控制,網絡控制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目標檢測、識別與跟蹤技術等領域研究。
馬華東
馬華東,現任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智能通信軟件與多媒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他是 2011 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 973 計劃項目「物聯網體系結構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并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物聯網專委會副主任、多媒體專委會副主任,ACM SIGMOBILE CHINA 主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圖形圖像學會常務理事,以及 IEEE T-MM、ACM T-IOT 和 MTAP 等期刊編委。其長期從事物聯網與傳感網、多媒體理論與系統的研究工作。
張勤
張勤,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國科協副主席,國際核能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不確定性人工智能專委會主任。他創立了動態不確定因果圖(Dynamic Uncertain Causality Graph)人工智能理論模型,并將其成功應用于核電站等的在線狀態監測、故障預報、故障診斷和發展預測等。2016 年 7 月,張勤教授當選國際核能院院士。
何曉冬
何曉冬,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深度學習及語音和語言實驗室的負責人,IEEE Fellow。他擔任華盛頓大學(西雅圖),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同濟大學(上海)兼職教授,以及中央美術學院的榮譽教授,并在 IEEE 及 ACL 的期刊和學術會議擔任編委、組委或領域主席。主要從事人工智能領域,包括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信息檢索和多模態智能等研究。
黃鐵軍
黃鐵軍,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計算機科學技術系系主任,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15 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圖像識別與視頻編碼,累計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十多項,發表學術論文 120 多篇。
宗成慶
宗成慶,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文本數據挖掘和人機對話等領域的研究。他曾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支撐計劃項目和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 10 余項,并完成若干國家特定領域的應用開發項目。其發表學術論文 150 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10 余項,曾獲 2014 年「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5 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重要獎項。
杜軍平
杜軍平,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應用技術中心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計算機仿真》、《智能系統學報》、《智能技術學報》(英文刊)等期刊編委,曾多次擔任其他國際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和組織委員會主席等。主要研究方向為運動圖像處理 、社交網絡分析與搜索 、多源數據融合與大數據挖掘等。
劉經南
劉經南,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專家,北斗/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術應用和工程領域專家,中共黨員。2003~2008 年任武漢大學校長,2012~2018 年任昆山杜克大學校長,現任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常務理事,國際「GPS WORLD」雜志編委,國際 GPS 地球動力學服務組織協調成員,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雙跨院士,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專家委員會委員。
陳松燦
陳松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IAPR Fellow。他在包括 IEEE Translations 等在內的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已發表 170 多篇 SCIE 論文,其中 3 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上的論文獲兩年一評的年度最佳論文提名獎(Best paper Awards:Honorable Mentions),1 篇《計算機學報》論文獲 2010-2014 年 5 年度的 3 篇優秀論文獎之一,1 篇論文獲 2016 國際模式識別會議(ICPR2016)「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 track」的最佳論文獎。據 Google Scholar 統計,其論文已被引超 11000 次,H-指數為 48。2014-2017 連續 4 年入選 Elsevier 中國高引學者榜。
汪培莊
汪培莊,1957 年在北師大數學系本科畢業留校工作,現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特聘教授,曾是我國模糊數學早期發起人和學術帶頭人之一,提出了模糊隨落影空間理論的模型和方法,著有《模糊集合論及其應用》、《模糊集與隨機集落影》等。1985 年,他在北師大主持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以模糊數學為方向的博士點,1988 年領導北師大博士點研制出國際第二臺模糊推理機,之后在 1989-1991 年,又帶領北師大聯合國內 27 所高等院校共同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模糊信息處理與模糊計算系統」。
CAAI Fellow 簡介
作為學會會員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的最高學術榮譽,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的評選始于 2017 年,旨在鼓勵學會會員不斷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并表彰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卓越成就和為學會做出的重大貢獻。
2017 年,包括李德毅、張鈸等 22 位院士在內的 53 位會士首批入選,2018 年又增選了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院士、清華大學戴瓊海院士、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院士等 10 位 AI 領域的卓越科技工作者和 AI 產業領軍人物。加上今年增選的 11 位科學家,CAAI Fellow 的隊伍規模業已擴大至 74 人。
2017年首批 CAAI Fellow 入選名單
2018 年 CAAI Fellow 增選名單
消息來源:
http://caai.cn/index.php?s=/home/article/detail/id/736.html
來源 | 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