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qqrfm"><meter id="qqrfm"></meter></label>
      <span id="qqrfm"></span><label id="qqrfm"><meter id="qqrfm"></meter></label>

        中國如何在開源芯片領域找到突破口?RISC-V 會是一個絕佳機會!

        前段時間,「華為之劫」不僅引起了國內科技圈的恐慌,更是給國內一眾專家和學者敲響了一記警鐘,其中以開源領域為例,以來自中科院計算所的包云崗研究員為代表的國內專家學者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中國如何在開源項目等技術領域找到出路、獲得主動權也成為了大家無比關注的主題。

        在 6 月 27 日至 29 日由國際測試委員會(BenchCouncil)主辦,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中科曙光等單位共同承辦的第六屆世界智能計算機大會(BenchCouncil 2019)上,包云崗研究員更是組織了一場以「開源芯片」為主題的分論壇,邀請了 RISC-V 基金會中國委員會主席方之熙、中國 RISC-V 產業聯盟理事長戴偉民、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高能效計算與應用中心助理研究員羅國杰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讀博士生余子濠一眾專家學者,從各個維度共同探討以 RISC-V 為代表的開源芯片目前的現狀和未來,以及中國該如何在開源芯片領域找到突破口。

        RISC-V 基金會中國委員會主席、前英特爾副總裁方之熙博士作為第一位出場嘉賓,帶來了主題為《為什么說 RISC-V 是微處理器的一場革命》的演講報告。他基于微處理器的發展現狀以及目前面臨的一些問題,探討了 RISC-V 的優勢以及給微處理器領域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并從哲學層面分享了其對于微處理器未來發展的看法。

        中國如何在開源芯片領域找到突破口?RISC-V 會是一個絕佳機會!
         RISC-V 基金會中國委員會主席方之熙
         
        首先,方之熙博士指出計算領域的現狀是: 99% 的云計算基于 Inter x86 指令集架構,99% 的邊緣計算使用 RISC 指令集架構,75% 的計算采用的是 ARM(高級 RISC 機器)。而微處理器目前則面臨著幾大主要問題,包括:第一,在數據中心、智能手機和物聯網市場,功耗問題越來越嚴重;第二,幾十年來微架構缺乏創新、性能改進不到位、沒有新思路;第三,安全、隱私和可靠性在當今微處理器設計中越來越重要;第四,微處理器設計過于依賴軟件生態系統和軟件的兼容性;第五,目前缺乏用于新興應用的微處理器技術,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等。

        而 RISC-V 的出現則為微處理器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作為開放源碼硬件指令集體系架構(ISA),自 2010 年誕生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RISC-V ,以其簡單、穩定,完全開源并且免費的特點,同時可以將基準指令和擴展指令分開從而能夠通過擴展指令做定制化的模塊和擴展,為芯片設計迎來了新時代。

        最后,他以愛因斯坦的一句「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并不是每一件能夠算出來的東西,都是有意義的;也并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東西,都能夠被計算出來)」表達了他對于微處理器未來發展的看法。同時,他也表示,「Future can't be predicted,but it can be created」,雖然我們很難確切地「預測」微處理器的未來,但是我們可以為該領域「創造」更好的未來。

        第二位出場的是中國 RISC-V 產業聯盟理事長戴偉民博士,他的演講主題是《RISC-V: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歷史機遇》。他從 RISC-V 的發展歷程出發,分享了中國在開源芯片領域未來的發展機遇。

        中國如何在開源芯片領域找到突破口?RISC-V 會是一個絕佳機會!
        中國 RISC-V 產業聯盟理事長戴偉民
         
        一開始,他指出,由于晶體管、功耗等沒有太大改進空間,并且在 2003 年就已經從單一抵消處理器(芯片)轉換到了多核高效處理器(芯片),目前只能在專用領域加速器上找到突破口,即開發出能夠在某幾個特定任務上實現高效執行,同時能夠提高計算單位功耗性能的芯片。

        而 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相對于復雜指令而言,不僅在指令讀取方面簡單 25%,在速度和功耗上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如今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便是 RISC-V。對此,戴偉民博士向大家展示了 RISC-V(以及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 1979 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的 David Patterson 教授提出了 RISC 的概念;
        • 2010 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研究團隊推出 RISC-V 指令集;
        • 2014 年,正式發布第一版用戶手冊;2015 年,RISC-V 基金會成立,吸引了全世界 150 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加入;
        • 2016 年,RISC-V 成為印度的事實國家指令集,同時美國、歐洲和俄羅斯等國家也開始全國推行;
        • 2018 年,RISC-V 在中國逐步商業化;
        • 2018 年 9 月 20 日,中國 RISC-V 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他表示,中國實際上基本上所有類型的 CPU 都有了,但是敏銳度還是比較滯后,而要想在未來掌握 CPU 發展的主動權,需要實現四個層次——自主、可控、繁榮和創新,而 RISC-V 所具有的特性恰恰就能實現這四個層次,符合人工智能異構計算的發展需要,因而也為中國在該領域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

        在這樣的背景下,前有中國 RISC-V 產業聯盟于 2018 年 10 月正式成立,聚焦了 100 多家會員單位;后有清華和伯克利攜手在 6 月 12 日成立 RISC-V 國際開源實驗室(RISC International Open Source,RIOS),將瞄準世界 CPU 產業戰略發展新方向和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需求,聚焦于 RISC-V 開源指令集 CPU 研究領域開展研究,建設以深圳為根節點的 RISC-V 全球創新網絡,并最終推動全球 RISC-V 技術的工業化進程和軟硬件生態建設。

        緊接著,由本次論壇的主持人包云崗研究員帶來《The Four Steps to Open-Source Chip Ecosystem》的主題演講。他基于自身轉向 RISC-V 研究的經歷和經驗,分享了自己對于開源芯片領域的一些思考以及如何構建開源芯片生態的觀點。

        中國如何在開源芯片領域找到突破口?RISC-V 會是一個絕佳機會!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包云崗
         
        包云崗研究員首先分享了他之所以走向開源芯片這一研究領域的背景:2012 年開始,為了驗證關于改進芯片體系結構的一個想法——標簽化體系結構,所在團隊一開始在 Sparc T1 上進行了嘗試,但是沒有成功驗證該想法;半年后,經過探索終于在 MicroBlaze 上驗證了想法,但是無法實現開源和流片;因而最終轉向 RSIC-V ,并最終推出了「標簽化 RISC-V」。而在這個過程中,包云崗研究員在包括 RISC-V 在內的開源芯片領域積累了很多經驗,也有很多思考。

        他指出,對于軟件開發而言,開源一方面能夠降低創新門檻,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強研究者的自主可控能力。然而芯片開發則與軟件開發完全不同,其面臨著開發門檻非常高,只有少部分大公司才能負擔得起,成為創新的巨大阻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開源芯片領域現在也面臨非常嚴重的「死鎖」現象:企業不愿意進行投入來開源→只能購買高價芯片→通過長時間的驗證來降低風險→反過來又增加了投入→更加不愿意投入。因此,降低芯片開發的門檻,意義重大。

        而如何將成本降下來呢?包云崗研究員指出了三個機會:第一,貝爾定律依舊存在,IOT 這一新興產業正在崛起,帶來了新的需求:定制化、更小的尺寸、更低功耗和成本、新的編程模式,同時在制造工藝更加靈活;第二,摩爾定律的終結帶來了機會,芯片工藝成本,尤其是成熟工藝正在指數級下降,而摩爾定律的終結也意味著成熟工藝的生命周期也會變長,成本也不斷下降,帶帶來巨大價值;第三,黃金時代正在來臨,當開源軟件、硬件,新語言,新應用以及云融合在一起后,就會產生很多新的化學反應。

        又如何朝著開源芯片生態發展呢?對此,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有四個步驟:第一步是 ISA、IP 和 Soc 實現開源;第二步是構建語言和 EDA 的工具鏈;第三步是降低驗證和仿真的門檻;第四步是具備適配的軟件和編譯器。
        「我們現在非常需要一個平臺來將這些功能整合起來,我們的愿景是 90% 的功能都能通過這個平臺實現,而只需要用戶寫 10% 的代碼。」

        來自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高能效計算與應用中心的助理研究員羅國杰博士帶來的演講主題是《開源 EDA 與開源 IP:芯片未來生態的基礎設施》,他主要從開源 EDA 和開源 IP 的關系、開源 EDA 工具的研究現狀以及開源 EDA 工具生態的設想展開本次演講。

        中國如何在開源芯片領域找到突破口?RISC-V 會是一個絕佳機會!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高能效計算與應用中心助理研究員羅國杰 
         
        演講一開始,羅國杰博士就指出當前芯片設計困難重重,其中以設計成本為典型,并且目前設計成本也越來越難以跟隨摩爾定律,EDA 軟件許可證、較長的開發周期、開發人員的薪水、計算資源開銷等也成為設計成本中的幾大重要問題。而完整的開源芯片設計的 EDA 流程涉及到框架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以及版圖設計等四大層面,開源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須是以兼顧性能、功耗和應用領域的高質量(PPA)的開源為前提的。

        針對開源 EDA 與開源 IP 關系,他指出,開源芯片由四個主體部分共同組成:一是完整的芯片,其由開源 IP 組成;二是開源 IP,它不僅需要 core,還需要 ddr phy 以及 usb、wifi 等工具;三是開源 EDA,其不僅能夠幫助 IP 進行設計和驗證,還能幫助 IP 實現集成或芯片設計;四是開源編譯器,RSIC-V 便是編譯器和指令集之間的接口。

        其中,羅國杰博士重點介紹了 EDA 工具的行業現狀:目前僅國外 EDA 三大巨頭公司 Cadence、Synopsys 及 Mentor Graphics 就占據了全球該行業每年總收入的 70%,而中國本土雖然也有自主 EDA 軟件,例如華大 EDA 和 EasyEDA 等產品,做了多年技術積累,并擁有一大批成功用戶案例,但與國外 EDA 三大巨頭公司相比,在完整自動化設計流程上存在巨大的技術差異。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芯片消費市場,我國對于 EDA 的需求也是全球最高的,然而在我國目前的 EDA 現狀下,我國學術界與工業界也只能廣泛采用國外的 EDA 工具——每年用來購買 EDA 工具的使用權的花費高達數十億美元。我國自主開源硬件開發 EDA 工具鏈成為急需發展和意義重大的事項。

        不僅開源、可靠的 EDA 工具對我國市場有重要意義和研發動力,開源 EDA 工具的定制化也能夠驅動我國新興應用和新興工藝的探索。與此同時,我國面臨的挑戰也十分明顯,包括芯片合計需要連接算法和物理層面,設計眾多復雜的專業知識;發展完整的 EDA 工具鏈需要眾多社區的支持和維護;運行大規模設計的 EDA 工具需要大量高性能服務器。

        最后,羅國杰博士對于如何進一步提升開源 EDA 工具生態提出了三步:一是時限后端整合,解決芯片制造商接口和工具解決開源 EDA 與相對閉源制造是數據的矛盾;二是從開源硬件的角度,支持開源 IP 的 EDA 方法,以及推動開源 IP 與 EDA 社區的融合;三是建立 IP+EDA+開發數據的完善的生態體系,并實現工具和流程的流片驗證。

        論壇最后,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讀博士生余子濠帶來主題為《基于 Labeled RISC-V 的芯片敏捷開發》的演講。他為大家介紹了降低門檻開發的解決方案——芯片敏捷開發,并從其之前參與的研究項目出發,分享了敏捷開發的優勢以及一些經驗。

        中國如何在開源芯片領域找到突破口?RISC-V 會是一個絕佳機會!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讀博士生余子濠
         
        目前,芯片開發需要投入相當的人力和時間才能開展 , 并且具有一定的風險 , 芯片開發的門檻一直居高不下。在這樣的背景下,其中的一個解決方案便是芯片敏捷開發,這種方法能夠有效降低開發成本,不過也需要三個前提條件:一個開放的指令集、一個開源的微架構實現以及一門面向敏捷開發法的設計語言。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先后設計出的開放指令集 RISC-V,并開放的其 SoC 實現 Rocket Chip 的項目源碼 , 以及提出的一門面向敏捷開發的硬件構建語言 Chisel 正好就構成了實現芯片敏捷開發的「新三架馬車」。

        余子濠博士之后更是基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標簽化 RISC-V」項目開發過程中的若干案例 , 為大家總結了敏捷開發的優勢以及過程中選用工具和語言的經驗:
        • 與傳統開發相比,敏捷開發能在編碼效率提升一個數量級的同時 , 能達到與傳統硬件開發模式相當甚至更優的性能、功耗與面積;
           
        • 開放又活躍的指令集生態(如 RISC-V)及其開源的微結構設計是推動芯片研發創新的必要條件;
        • Chisel 的信號整體連接、元編程、面向對象編程以及函數式編程等特性可大幅縮減代碼量、提升代碼可維護性,但同時,Chisel 和后端配合還存在不少問題待改進。      
        來源 | 雷鋒網
        作者 | 叢末

        上一篇:在 Netflix 評論中做情感分析的深度學習模型
        下一篇:類腦計算:從神經網絡到真正的人工智能丨 CCF-GAIR 20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中文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中文字幕乱码系列免费|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cn|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国产又黄又爽又大的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黄色网址免费观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77777| 免费人成动漫在线播放r18|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四虎成年永久免费网站|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2019|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成年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岛国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国内清清草原免费视频99 |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